含饴弄孙[hán yí nòng sūn]

 2周前     8  

文章目录

含饴弄孙(拼音:hán yí nòng sūn)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。

含饴弄孙(饴:麦芽糖)指含着糖逗小孙子玩。形容安享晚年闲适愉快的生活。连动式结构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成语寓意

含饴弄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图景,其核心就是和谐、和美、和睦,所谓的家和万事兴。成语是从祖辈的角度来阐释幸福这个字眼的。但是人们可以从孙辈的角度,来理解创造并成全这份“含饴弄孙”的幸福。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,工作、学习的压力巨大,这样天伦之乐的图景,越来越成为祖辈们的奢望,这种情况下,人们应该了解,祖辈对孙辈的喜爱本自血缘,来自天性。祖辈把孙辈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。事实也的确如此,没有祖辈,就不会有孙辈。祖辈为了子孙辈的成长付出很多,人们应该尊重他们,爱他们。人生无常,祖辈们的年龄越来越大,祖孙之间相处的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的,所以更要懂得珍惜,以免徒留“子欲孝而亲不待”的遗憾。

成语解释:饴:饴糖;即麦芽糖。指含着饴糖;逗弄孙儿。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悠闲;充满家庭乐趣。
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 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吾但当含饴弄孙,不能复知政事。”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饴,不能读作“tái”。
成语辨形:饴,不能写作“怡”。
近义词:天伦之乐 »
成语例子:佳儿佳妇,吾将含饴弄孙,不复理家政矣。(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)

版权声明:小小鹿泽 发表于 2周前,共 617 字。
转载请注明:含饴弄孙[hán yí nòng sūn] | 小小鹿泽

您可能感兴趣的

含饴弄孙[hán yí nòng sūn]已关闭评论

评论已关闭...
暂无评论...